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珍珠和丝线
2017年05月09日 12:38        稿件来源:中文导报

 

  

 

前几天参加一个中日交流活动,其中的一个课题是以“中日文化的比较”为关键词发表演讲。说起文化两个字,我想起台湾作家龙应台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而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穿起来成为社会。”提起中日两国文化的比较,我想起了两个故事。

在中国的传统京剧中,《四郎探母》毫无疑问是最受欢迎的代表作之一。杨四郎在辽国隐姓埋名十数载,为了能见老母亲一面,对公主说“到来世变犬马结草衔环”,其情真意切,让人无比动容。实际上,在《四郎探母》成为京剧之前,曾经以评书的形式流传了很多年。今时今日,摇滚、说唱、R&B等各种音乐风靡,依然有人为《四郎探母》潸然泪下。

唐朝时期,为了学习中国的文化技术,很多遣唐使以及日本留学生远赴中国,经过不懈的努力而大放异彩。阿倍仲麻吕学成之后,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想返回故土日本,很多次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其中的一次,乘船回日本途中运到风浪,船只沉没。很多唐代的大诗人听闻噩耗非常悲痛,李白写下了《哭晁卿衡(晁衡是阿倍仲麻吕的中文名)》,诗中写道“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后来,阿倍仲麻吕虽然大难不死,却终究夙愿难成、客死他乡。“翘首望东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思又皓月圆(天の原、ふりさけみれば、春日なる、三笠の山に、いでし月かも)”,这首诗的作者是阿倍仲麻吕,其实也是那些身死异国与他乡、一抔黄土湮白骨的无数孤魂。诗中的咏叹至今依然在人们心底回荡。在今天的北海道有一个地方叫三笠市,这里的山峰因为形状和诗中的三笠山非常相似,因此有了三笠市的称呼。 

在做中日文化比较的时候,人们往往去关注哪里不同,其实,通过比较,我们也可以找出相同点。比如杨四郎和阿倍仲麻吕,很大程度上他们的身影是重合的。对于故土的思念,对于恩情的珍视,也许中国人和日本人是共通的。希望有一天,文化这跟丝线可以将散落在中日两国的珍珠串联起来,珍珠晶莹剔透,链子也必将释放出万千光华。

 

 

 

分享到:
友情链接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  日本中华总商会  全日本中国留学生学友会  在日中国科学技术者联盟  东京大学中国留学生学友会
 东工大中国留学生学友会  千叶大学中国留学生学友会  筑波大学中国留学生学友会  大阪大学中国留学生学友会  东京中国文化中心
 复旦大学日本校友会  理化研中国学者会  首相府邸  日本驻华大使馆  观光厅
 日本国家旅游局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  中日交流心连心  日本文化中心  日中友好会馆
 日本中国友好协会  日中友好会馆  共同网  日经中文网  朝日新闻中文网
会社概要 广告募集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03 - 2015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