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归乡记 魔都之魔味
2016年08月27日 10:12        稿件来源:中文导报

 

我的故乡是上海,近年来被人称为魔都。这次的归乡之旅,虽短短几天也足够领略魔都的魔性。

我回乡后的第一顿饭在2号线金科路站的长泰广场,中午两点约了老师喝茶,因为自己到早了,打算先吃个饭。长泰广场我是第三次来,每次隔一年,只看到里面的店铺越来越丰富,顾客的年龄层越来越多样,饮食店口味丰富,天南海北什么都有,湘菜、川菜、新疆羊肉串、陕北肉夹馍、香港茶餐厅、上海生煎包、武汉周黑鸭,家家的生意都很火爆。本想去新加坡料理吃个海南鸡饭,一看等位的人有230个人,只好放弃,找了一家咖啡店,望进去店面宽敞明亮,便赶紧落座,菜单里居然有几样东南亚特色菜,然后端上来的一大碗叻沙,让我大大地惊艳,汤底的酸来自青柠,酸爽可口,而辣、香都是地道的东南亚辣椒和香料再加上椰奶的爽滑,迥然不同与川菜的麻辣、湘菜的咸辣,面交头的烫鱿鱼鲜活,炸大虾外香内嫩,配上韧韧的面条,一碗下去,大汗淋漓,回味无穷,暑气一扫而空。

对于我这种纯粹的吃货而言,这一个shopping mall,凭这碗叻沙就完胜东京的同等级别,虽然东京有亚洲最多的米其林餐厅,有无数的独沽一味的小餐厅,寿司屋、天妇罗、炸猪排等等,基本都在有历史的老街,郊外的大商场周边的饮食,则单调粗疏得多。作为东京郊外的住民,在食上是只能自己动手的,这一刻,我的胃起了归家的念头。

吃饱了,环顾周围的顾客,多有年轻的夫妇带着孩子就餐,也有女孩相伴着喝下午茶,打扮做派都跟东京年轻夫妇很像很像,但上海的妈妈更精致奢华,也更紧张焦虑,对孩子事无巨细地管理,相比之下,东京的妈妈,穿着更朴实,对孩子更放任。我隔座听着他们的谈话,确认着魔都居大不易的事实,2号线金科路在上海是比较偏远的存在,即使这样,房价也不是年轻夫妇能承受的,左边一桌小夫妻边嘀咕父母给带的孩子太过宠溺,也抱怨此地没有好幼儿园,一个孩子分三拨人轮流带,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小夫妻自己带周末,很折腾,很无奈。右边两个吃甜食的女孩一个在讲娘家只给弟弟在县城买房,不肯补贴自己在上海买房,重男轻女,婆家倒是给了首付,但出主意人太多,七嘴八舌中,房价又涨了,这样下去也许永远买不起了。另一个女孩干脆,说一直租房,租金涨到付不起了就回老家,好在还付得起。

果然,魔都的房价是解不开的谜,是任何现有的经济理论都无法解释的现象。

晚上是小学同学聚会,在高架下的鲁班路,那一块是属于卢湾区最早开发出来的地方,跟后起的新天地、更新的SOHO广场比,有些冷落了。聚会地点,宁波海鲜酒家,这天阵仗很大,大门外服务员列队欢迎,电子显示打出了欢迎合二小学同学聚会的大字,我吓了一大跳。进得店里一看,一楼大堂,二楼大堂都空无一人,只有二楼的大包房有我们三桌客人,完全没有散客,旋即释然,好歹没打搅到别人,也讶异于城市中心部,周末的夜晚生意居然如此冷清,跟郊外的火爆真是太明显的对比。我无法解释其中缘由,这也是跟我居住的城市完全相反的现象。

三十多年未见的同学,一见面难免激动很久。在上海的同学如今很悠闲,女同学很多已经退休,过起了天天广场舞、日日搓麻将、隔三岔五聚个会的神仙日子,聚会中小时候的光景已经被反复讨论了几十遍,但今天还是必须复习一下的。我们从跳的皮筋、踢的毽子,讲到男孩子的豆腐夹子,女同学用麻将牌玩的米结子,弄堂口卖三分钱的大饼、四分钱的油条、五分钱的油墩子、八分钱的双酿团,家里有客人来才能揩油吃一两个的生煎、小笼,争论夏天去长城电影院泡的冰水到底是两分钱还是三分钱,再讨论为什么纳凉晚会有几年改称向阳院,还有去理发店水果摊学工,拉练几十里去三林塘学农,口号是练好铁脚板、打击帝修反。那时我们天天不用读书,动不动上街游行,热烈欢呼最高指示发表,写写大字报、唱唱样板戏,作文开头永远是东风吹,战鼓擂,革命形势不是小,而是大好,一样的套话,批了林批了孔,再批永不改悔的走资派,转身又批四人帮,我们60年代出身的人,只要听话,永远是对的。

一面菜源源不断地上。我一张嘴了说顾了说,顾不了吃,只记得醉虾很不错,苔条粢饭糕,很有宁波风味,酒酿圆子永远是女同学的最爱。那个荒谬的年代,贫乏的童年,罩上粉红色的怀旧模式后一切变得浪漫美好。当年的我们,囫囵吞下了一切矛盾百出的理论,从红小兵到少先队,让批谁就批谁,让学谁就学谁,从不质疑,一样无忧无虑到了半百。

如今那个承载着无数童年记忆的弄堂,马上要消失了,不舍是真的,狂喜也是真的,没有人当钉子户,都争先恐后地签约。越早可挑选的范围越大,晚了连房子都没了。党的阳光终于照耀到我身上了,这话打心底里说出来的,为什么不呢?赔偿很到位啊,上海人一向审时度势活在当下,一套赔三套,想想如今一间上市公司的利润尚不及魔都一套房,怎不令人山呼万岁。啤酒,红酒,黄酒,白酒,高兴的人一口一杯,不用人劝。酒不醉人,房醉人。房里渐渐烟雾缭绕,我眼睛发红,嗓子不知是痛是痒,捱到拍了集体照后,赶紧告辞。开过三家店的能干的女老板严同学,刚才在席间听我说到她的绰号“尼克松”时,笑得眼泪都出来了,她好意开车送我回家。

这天,我留宿新天地隔壁的家兄处,当然家兄也是受到党的阳光加倍照耀的人。

晚上九点半,在合肥路最in的复兴广场的zoo café,我喝着红枣茶等着从远方归来的中学同学,旅居芝加哥三十年之久的美女博士。虽然第二天就会有中学同学的聚会,但我们都忍不住,要提前见一面。晚上的店铺很清冷,我们面对面坐着,说说彼此三十年的经历。三十年前,她就是我景仰的对象,我清楚地记得她弹的琵琶曲,春江花月夜,她说的苏州网师园,夕阳返照中的美,这些对我有重大影响的细节,当时就被一种神秘的力量完整地截下来,一直封存在我的记忆里,三十年来,我从未忘却,需要的时候会拿出来看一看。她惊异于我神奇的记忆,感概让我们又找到了彼此的神奇的力量,隔了三十年的时光,也隔大半个地球的距离,我们之间居然还能有说什么都觉得对方能明白的感觉,真的是很神奇,很美好的体验。从此,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天涯若比邻。芝加哥并不遥远。

筹划已久的中学同学会,在旅澳美食家谈同学的餐馆,坐落在虹梅路办公区的餐馆Talk TAN举行。当年的出国潮中,我们的班主任先生是最早走出国门的,至今旅居美国。我们班也散得特别开,世界各地都有,所以寻找彼此,建群的过程,同学会如何召集的种种都很曲折,要另辟一文介绍。

这天的同学聚餐从中午1130一直吃到了下午五点,然后我直接去了坐落在长宁区的私人会所,哥哥好意在洛克菲勒楼请我吃地道的本帮菜,第二天在淮海路买了一大堆话梅桃板,完毕后,和闺蜜就近去了k-11的港丽,这三餐,顿顿美味异常。Talk TAN是西餐中餐日料的混搭,家兄做东吃的私人会所本帮菜,融合了淮扬风味,港丽是香港茶餐厅,但一道用脘鱼做的的水煮鱼,鲜辣爽脆,风味独特。三顿下来,感慨魔都餐饮尽得海纳百川真谛,不拘一格,一切料理融会贯通,为我所用。上海人有吃福啊。

夜里从豪华的会所出来,我和姐姐坐地铁回姐姐家的航头,时隔半年发现转车的标志更清晰了,在地上也画了不同颜色的箭头,去年因只有三节车厢而被广泛吐槽的16号线,居然有了六节,大家坐地铁也是规规矩矩排队,先下后上了,不再一窝蜂地挤。一切,改进得如此之快真让我惊喜莫名。如今称得上日新月异的城市不多了,魔都得保持这个势头。虽然16号线还是10点结束,这个不好,该向东京学习,至少改到12点,不然根本没法玩。那天看到一篇文,劝人没事别瞎玩创业,有一句话说,一线城市的繁华夜景,跟你有没有关系,很难说。九点五十五分我拖着箱子一路狂奔,坐上16号线时,觉得这句话就是为魔都城乡结合部的人准备的。

从长宁区的会所到城乡结合部的拆迁房。一路风景的落差之大,似乎也是魔都不同于处处中产的东京的特色。窃以为,阶层分化不可怕,怕的是固化。

回东京前,我在机场吃了最后一餐,新开的甜品专门店,许留山的芒果双皮奶,加两个糯米滋,28块人民币,并不比外面贵,可喜的变化。希望魔都这样的变化多多益善。

 

分享到:
友情链接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  日本中华总商会  全日本中国留学生学友会  在日中国科学技术者联盟  东京大学中国留学生学友会
 东工大中国留学生学友会  千叶大学中国留学生学友会  筑波大学中国留学生学友会  大阪大学中国留学生学友会  东京中国文化中心
 复旦大学日本校友会  理化研中国学者会  首相府邸  日本驻华大使馆  观光厅
 日本国家旅游局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  中日交流心连心  日本文化中心  日中友好会馆
 日本中国友好协会  日中友好会馆  共同网  日经中文网  朝日新闻中文网
会社概要 广告募集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03 - 2015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