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青春的倒影
2016年08月10日 12:19        稿件来源:中文导报

  

 

自从有了微信,有了群,我们似乎成了格外念旧的人。

尤其是小学群,中学群。每天进了群报道,一通寒暄之后,便开启怀旧频道。不说几句还是那时候好,不发若干过去的旧照片,这一天就没办法开始。

小学建群,最顺利,因为我们都曾是邻居。师范建群,也不难,留在国内的同学,几乎都在各学校机关成了坐镇一方的人物。初中的群建得最晚,过程也最曲折。

初中群里有段数很高的业余歌星,我们反复点唱跟着齐唱的是《八十年代新一辈》,似乎那句“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的歌词,格外戳中泪点。当年,我们意气风发走出校园时怎么也不会想到,再见会是三十年以后,从世界各个角落跋山涉水地回来。

1978年我们参加了文革后的第一次的小学升初中的选拔考试,考上的五爱中学是我们卢湾区的三个重点中学之一。几个月后,又因了小学阶段读的外语有英语和俄语的区别,再重新编班,我从三班到了一班,在这里遇上了影响了我和同伴们一生的老师,陈浅江先生,我结交了相伴至今的密友。在我的记忆里,青春是从这里开始的。

读初中的时候,正是半懂不懂,一张白纸开始打上底色的时期,正逢了思想大解放的那几年,封印的传统文化刚打开,国外的思潮又洪水般涌来,80年前后每一天都是生气勃勃,充满希望的。

青春的开始是我们唱歌。我们常常唱,我们歌唱早晨,我们歌唱希望,歌唱属于未来的日子,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唱着那首歌的我们,觉得二十年后的日子是难以想象的好,自己似乎永远也不会老。

那时的我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二十年三十年以后,会如此怀念,如此地推崇那个年代,半百的我们会不记得昨天见了谁,却记得那个年代的每一首歌。

成长的之后,是我们在走。出国潮的风起云涌中,班主任陈先生打头去了美国,我们也在毕业后,各展其能地走出国门,自费留学自然是荆棘遍布的独木桥,一不留神就跌下深渊,公费留学也是格外清寒的漫长岁月。但我们这些初生的牛犊义无反顾地出走,从我们的眼里看去,外面的世界只有精彩,要到我们出去了很久之后,才看到外面的世界有更多的无奈。

留在国内的同学随着时代前行,祖国蓄积已久的能量,一旦发力,加速度起来后,整个社会快得像过山车,一眨眼的功夫,就跑完了别人几十年慢慢走来的发展路程。

快速变幻的社会里,每一次的变化都是机会,都需要选择,分叉实在太多,是下海还是留下,买不买房,在哪里买房,炒不炒股,何时出手,都成了决定成败的选择。每一次的选择,都加深了分化。国内的同学们智慧和成就是我这个外国乡下人,望尘莫及的。每次回国,我都会哀叹,在不变的世界里待久了,人真的会傻。

几十年过去了,无论是功成名就,还是壮志未酬,不管是出国的还是留下的,都到了中年。如同鲑鱼成年后要奋力洄游,回到出生地一样。我们的流浪也是走过万水千山,走到天涯海角,一直走下去,回到祖国,回到故乡。

我们初中群的群主张同学,在几年前开始用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寻找同班同学,有的靠网上搜,搜到了类似的再上门去问,也靠派出所公安局地户籍登记,查到了新地址还是一个个上门确认,靠这样地上天入地的寻找,才凑齐了一批人的联络方式。阿海是因为在华文媒体上发的文章在朋友的博客上转载了才被张同学搜到的,几年后,有了微信,建了群以后,速度就加快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不少同学网是交叉的,就像滚雪球一样一个带几个的找到了大半,还有班主任陈浅江先生和几个埋头苦学不问窗外事的学霸同学没找到,我们分头寻找,三管齐下的结果是先生听到了我们的呼唤,我们也通过Google联系上了昔日学霸今日科学家的吴同学。现在,群里有了37位同学,一位先生,我们的足迹遍布各大陆,由于时差的关系,群里的寒暄永远是早晚并行,天涯若比邻不再是文学上的夸张,一站站走过去的话,我们的旅游计划,可以排十年不重样。

6/11,群里组织了第一次聚会,同学们从南非从美国从新加坡从北京,赶来,聚会从中午聚到半夜,叙旧,喝酒,唱歌,跳舞,昔日羞涩的今天豪放,以前的寡言化作如今的话痨,喝不尽,说不完,热闹得差点掀了谈同学餐馆的屋顶。

7/17,竺同学从加拿大回国,阿海我从日本回国,美国同学在上海呆足了两个月,于是我们又聚了,一边聚,一边已在筹划11月欢迎先生回国的聚会,每一次聚会都成为下一次聚会的理由。 不停地参加各种聚会,每天在几个群里窜来窜去,在餐馆吃饭,上了菜,得先拍,放了朋友圈,才能开吃。这似乎是目前的时尚吧。

在群里,看到群主转来的,白岩松的一篇题目耸动的文章,同学聚会已经像一个信仰,文中历数聚会的种种欢乐,一杯一杯地喝到忘了下半场,向暗恋已久的女同学表白,制造一切理由聚了再聚,只有这样才能追赶青春的脚步,忘记年华老去。他说“哪怕未来不再让人期待,我们还共同拥有一个温暖的过去。”底下转载数很多很多,有人留言,热泪盈眶,感同身受。

又有一句流行了很久的话说是同学聚会的目的,是拆散一对是一对,似乎一个聚会里没点表白就乏味了。男同学用曾经暗恋你,来恭维女同学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存在。

聚会真的可以这样神奇吗,不,那只是喝多了的幻觉罢了,矫情如我是喜欢唱唱反调的。

青春之可贵在于懵懂,没有说出口的情愫已如化石般封存了所有的美好。即使错过了青春,我们还有中年的清明自持,今天的努力,让未来比青春更值得期许。

青春可咏可叹,可歌可泣,唯独不可回头,找得回来的,也不叫青春了。

少年的快乐是猪八戒吃人参果似的吞咽,一遍遍咀嚼,我怕会嚼出悲哀来。

再温暖的回忆也架不住一次次的消费,说出来一次就消耗一点,像泡茶,一开开泡下去,无论什么茶叶,茶色总会寡淡下去。 信仰这么大的题目,这么重的分量,就让聚会去担当,是轻佻还是天真?

虽然不认同聚会的神圣,群里也没有我青春的遗憾,我还是很享受聚会的快乐,希望今后的聚会能一站站走过去,去英伦,去南非,去美国,去星州,听听居当地的同学们讲述那里的人文历史,和他每个人的故事。更希望和国内的同学深入和平地交流对当下时政的看法,过去历史的诠释,一起找寻我们的民族未来的道路。

我不敢乐观地认为,有了共同的记忆,就能一起迎接不可知的未来。

风云变幻的今天,无论我们身处何方,无论身家几何,未来的路都不会轻松。

要一起走下去,仅仅靠回忆是不够的,得有点别的什么。

 

分享到:
友情链接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  日本中华总商会  全日本中国留学生学友会  在日中国科学技术者联盟  东京大学中国留学生学友会
 东工大中国留学生学友会  千叶大学中国留学生学友会  筑波大学中国留学生学友会  大阪大学中国留学生学友会  东京中国文化中心
 复旦大学日本校友会  理化研中国学者会  首相府邸  日本驻华大使馆  观光厅
 日本国家旅游局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  中日交流心连心  日本文化中心  日中友好会馆
 日本中国友好协会  日中友好会馆  共同网  日经中文网  朝日新闻中文网
会社概要 广告募集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03 - 2015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