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文导报正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新闻
政协委员答美国专家:中国有何措施激励新兴企业进入养老产业?|问答中国·两会
2025年03月11日 13:30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11日电(张东方 陈天浩)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银发经济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在《问答中国》栏目中,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美国中国问题专家罗伯特·库恩就相关话题向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提问。

  库恩长期关注中国发展,他注意到,中国老龄人口正在增长,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他想了解,中国的银发经济未来将如何发展?

  对此,金李回应称,人口老龄化并不意味着中国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反而为银发经济提供了发展契机。

  文案:张东方 制图:李永丽 创意:孟湘君 谷丽萍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约占GDP的6%。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占GDP的10%。进入“长寿时代”后,银发经济在GDP中的占比还将进一步增加。

  金李认为,银发经济经过充分开发后,可以带动至少20%的GDP增长。“实际上,这在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成为现实,所以,未来充分开发银发经济将为中国经济注入强劲动能。”他说。

  库恩问,随着中国逐渐认识到发展银发经济的必要性,它将如何激励企业进入养老市场?

  对此,金李指出,目前,中国已初步形成养老事业与产业并重的格局,但老年人口需求的多样化要求政府进一步引导企业深耕养老领域。

  “老年人对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需求多元化,为养老产业带来了新机遇。”金李强调,当前养老产业政策尚不系统,很多养老产业化尝试也相对零散,导致收益不稳定,影响了市场热情。“因此,我们应优化政策顶层设计,企业也应进一步探索市场,不断优化商业模式。”

  库恩还提问,发展银发经济,如何解决城养老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金李建议通过政策支持增加农村老年人口收入。例如,国家发行的长期国债可向民生领域倾斜,提升农村老年人收入,进而通过消费乘数效应带动企业产出和增加就业,形成良性循环。(完)

分享到:
友情链接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  日本中华总商会  全日本中国留学生学友会  在日中国科学技术者联盟  东京大学中国留学生学友会
 东工大中国留学生学友会  千叶大学中国留学生学友会  筑波大学中国留学生学友会  大阪大学中国留学生学友会  东京中国文化中心
 复旦大学日本校友会  理化研中国学者会  首相府邸  日本驻华大使馆  观光厅
 日本国家旅游局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  中日交流心连心  日本文化中心  日中友好会馆
 日本中国友好协会  日中友好会馆  共同网  日经中文网  朝日新闻中文网
会社概要 广告募集 版权声明
Copyright©2003 - 2025中文产业株式会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