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导报讯 7月29日,盛夏酷暑的东京一角,Japan汉服会举办了“七夕仲夏・抒情写意话昆曲”雅集,邀请同好一起步入了昆曲六百年的兴盛沉积之途。
当天,在雅集第一部,李思汉老师引导全体,重新回顾昆剧的起源和发展。那些唐诗、宋词、元曲通过昆剧融入曲牌,戏文。资料为大家展开了戏文中抑扬顿挫,轻歌曼舞,荡气回肠的情调。
在一傍早早梳妆描眉、头面霓裳佩戴齐全的三宅女士,在曲笛和三弦的伴奏下,活生生把李思汉老师介绍的昆曲的北曲和南曲演绎的活灵活现,既有北曲《紫钗记·折柳阳关》,跌宕豪爽、跳跃性强,也有水磨调南曲《玉簪记·秋江》,一板三眼、婉转柔曼。
随后,李思汉老师进入雅集第二部。大家走过昆剧“花雅之争”,最后停留在表演艺术上。“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谐和。”三宅女士在李思汉老师综合介绍之后,拿出昆剧代表作,也是这次雅集的压轴戏《牡丹亭》。一折《牡丹亭·游园》,优美的唱念、身段、水袖、台步,将芳华正好、少女怀春的杜丽娘演绎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三宅女士,20十几年前接触到中国昆剧被深深打动,在留学期间拜师学艺。回日本后组建昆曲俱乐部,一坚持就是10年!用三宅女士的话说,对昆曲的如痴如醉已经到了如果生活中没有昆曲的话,已经没有她生存的意义了。
参与雅集中的所有人都被昆剧的历史,文字,演绎感染着。大家拿起谱子,跟着三宅女士,和着伴奏,一板一眼咿咿呀呀地学唱起《牡丹亭》裡的名段子:“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悦事谁家院……”恍惚之间,在坐一席人居然有腔有调都像是昆家班的在学弟子了。
仲夏,七夕前夕。这次雅集,除了昆剧主题外,七夕浓浓家乡情也是必不可少的回味。绿豆糕、油饭,重现台湾七夕饮食风俗。来自台湾的李思汉老师给这份手工家乡味道打了满分,而台湾香水荷花茶和安徽有机金丝皇菊茶则为雅集平添一份清凉和雅趣。
注:雅集特邀嘉宾
1、李思汉:京都大学人间・环境学研究科博士候选人;现任早稻田大学坪内博士记念演剧博物馆助理研究员
2、日本昆剧俱乐部。演唱:三宅緑;笛子:小玉芳人;小三弦:八木秀夫
- 新漫评:为什么我的作业得了“C2022-03-17
- 日本强震列车脱轨、核电站响火灾2022-03-17
- 法国取消大部分防疫限制措施展开2022-03-15
- 东西问丨朱诚如:“康乾盛世”时2022-03-15
- 东西问丨卢载宪:韩中建交步入“202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