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安
在经历了2013年的热狂后,关注日本股市的投资者一直在感叹今年不好做。一个直接的原因是日经指数的表现,不仅和美国、德国之类的发达国家市场的表现相去甚远,也远不如“欧猪”之类的问题国家,即便在亚洲,印度,印尼,甚至泰国的股市表现也远远好过日本。
好容易在5月19日破14000点,一阵小跑突破15000点后,市场却出现了强烈的警戒感:人们开始怀疑这次的股价上扬根本就是安倍政权主导的“官制相场”—也就是咱们A股经常说的,动用了日本版“国家队托市”。一个主要的理由是,随着今年通常国会会期结束(6月末),今年一直把主要精力放在修改和平宪法的安倍迟迟无法拿出像样的经济改革方案,最后玩了猫腻去拉高股价为月末发布成长战略造市。
市场的怀疑是有理由的,去年那样的世纪大牛市里海外投资者随着日元贬值预期,大举买入日股的同时,精明的散户是卖超,而日股的另一个主力军信托银行一直表现不好,全年业绩远远落后。但最近,也就是日经指数最近的拉升,基本上是信托银行的大规模买入带动的。信托银行是日本公共年金基金最主要的投资受托方,进入5月第一周后开始出现买超,第四周买超1781亿日元,第五周买超2499亿日元,进入六月第一周也有1000多亿日元的买超额。
用日媒的话来说,信托银行连续3周以上出现1000亿日元以上买超的情况是2011年8月以来的异常情况,外部环境没有任何趋势变化的情况下出现的。而且过去类似情况出现在类似于股灾发生时,为稳定投资者信心发动的,只有这次是伴随着股市拉升。当然最终的资金源泉来自信托银行的哪一类客户还有待验证,但重要的是上述异常的特征让市场人士变得异常警觉。
说到底,日本人对国家队介入股市的历史抱有非常严重的不信任感。第一次教训来自于1986年的官方救市,当年为应对广场协议后的日元升值预期,中曾根康弘力压日本央行执行宽松货币政策,当年东证指数(TOPIX)大涨49%,第二年却发现经济恢复不如预期,加上美国黑色星期一的冲击,依靠政策维持的股价上扬在基本面无法配合的情况下终于在1989年迎来最终破局。
当时日本政府为了救市曾经采取各种现在看来极为可笑的手段,比如故意让资金受托方的信托银行将买单走外资券商渠道,这样可以让投资者误以为是海外投资者对日本经济看好引发的外资流入等等,当年不少当事者现在不少还在市场身居要职,对此类丑态深恶痛绝。
现在的局面是,日元贬值对企业的增益效果在2014财年就会剥落,日本央行总裁黑田东彦昨日甚至公开对欧洲量化宽松引发欧元对日元贬值产生的压力提出警告,他不可能是忘了去年IMF(欧洲主导)总裁公开支持他抗击通缩压力的努力,这时候对欧洲不满只可能是来自于他自己的紧迫感,它的所谓量化宽松实际上除了日元贬值预期毫无实际效果。万民期待的外国资金开始出现卖超,虽然额度还不大。毕竟看起来2015年将有惯性的企业好业绩延续(因为安倍政府的财政扩张会让一部分企业受惠),但人们想起的反而是可怕的1989年,那场没有经济成长的股市泡沫。日本股民的疑问是:国家队继续入市会不会成为海外资金脱手的好机会呢?
- 新漫评:为什么我的作业得了“C2022-03-17
- 日本强震列车脱轨、核电站响火灾2022-03-17
- 法国取消大部分防疫限制措施展开2022-03-15
- 东西问丨朱诚如:“康乾盛世”时2022-03-15
- 东西问丨卢载宪:韩中建交步入“202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