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由甲骨文书道龟鉴塾主办、日中书画印研究会、日本甲骨文研究会后援的,著名甲骨文书法家张大顺及其学生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展,11月8日至11日、於东京都文京区区民中心画廊举行。
被中国书坛称誉为“甲骨文书法的领军人物、日本甲骨文书法研究、表现第一人”的张大顺,20余年孜孜不倦地研究探索甲骨文书法艺术,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提出了:甲骨文是一个有着自身发展规律的、具有自成体系的汉字书(刻)写艺术。甲骨文书法是传统书法之滥觴,但不等同传统书法。这一崭新的理论和観点将甲骨文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作了新的阐释和评价,对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以传统书法写甲骨文书法”的误解进行是正和釐清,为倡导“还原甲骨文书法” 做出了新的探索,也为甲骨文书法走自身发展道路展示了新指向,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性探索意义。受到甲骨文书法界的高度関注和评价。概引中国美术学院导师评介是如此,统观这次个展的作品也同样可以得到具体印证。
“古×古=新”甲骨文系列《万叶集》・《百人一首》作為此次张大顺个展的展标,主要展出了以3×6.4米的大作《万叶集-春·夏·秋·冬》和10米长卷《百人一首》为中心的10余点作品。
“古古出新”即是通过把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与日本最古老的和歌――万叶集相结合,使中日两国文化基因相融合,从而生成新时代中日两国文化之结晶。
这次展出的两幅大作,一个是被称为日本的“诗经”――世界诗歌史上最多的诗歌集一“万叶集”;一个是为日本脍炙人口的古典文学代表之――”百人一首”,二者皆为和歌却因张大顺表现匠心别具而风貌各异。“万叶集春·夏·秋·冬”之作,以四张高抵展室天顶的尺幅,竖势横排,一扫传统的工整相对的楹联形式,给人一种大气磅礴之感,近观之又见以甲骨文楷书笔法书成的“万物萌生欣欣向荣”之意的春歌;草意行书与渴笔构成的”瀑布飞溅光水映幻”之意的夏歌;褐色用墨S形构图的“霜重满山红叶飘舞”之意的秋歌;浓淡虚实状写“瑞雪天降冰凌剔透”之意的冬歌。随着不同构图、不同笔墨的表现,使人恍若瞬息间走过了一个“遥远而现在”的春夏秋冬四季。据作者讲,用他自己编著的“甲骨文万叶用字表”可以把4千5百余首的“万叶集”全部书成甲骨文作品。下一个目标即是完成”甲骨文万叶集”的百米长卷。
另一大作即为10米长卷的“百人一首”,作品横跨整个一个展壁,给大家带来的更多的是把卷吟唱之趣情和感觉,在高不到40厘米横长10米的横幅中,张大顺把多年来研究总结出的“甲骨文书式88法”作为主体,并揉合自己创造的表现方法,完成了这幅用甲骨文楷、行、合书三体百式表现的百首和歌。一歌一式,如颗颗珍珠被纸面中央那条绵延起伏的甲骨文千里路一样的生命线穿缀起来,远远望去似京都的山地,丘陵,旅途,又似百首和歌之交响而成的抑扬韵律。据说有一位年迈87的老人,在此作品前追忆往昔、感慨万千。老人讲70年前那场悲惨的战争使自己相爱之人生别死离,当时她就是通过在血泪中书写“百人一首”中的恋歌来书信表达自己的爱恋之情的。那长长的褐色线似自己眺望远别爱人时攀上的高坡,似自己相思刺指凝血之后的斑迹。过去曾书写过的恋歌是那么的熟悉、又那么的陌生……不过现在更喜欢这种刚中有柔的表现。
这一把甲骨文艺术表现的眼光和触角投射并深入到中日两国文化中最古老的深层底蕴中,把艺术表现置放於两国千年文化背景之上文歌相韵,形声互感,既润物无声,又激撼人心,给众多的参观者留下了美好印象。
与之同展的还有张大顺学生的甲骨文作品展。为倡导纯正甲骨文书法艺术的普及和发展,开拓日本书坛甲骨文书法新天地,四年前张大顺率领日本甲骨文书道研究会提出了创造甲骨文书法新古典的《东京宣言》,同时依据张大顺的甲骨文书法教育理念,开始了通过亀鑑塾实施培育甲骨文书法专门家的《百人计划》,此次就是学生们的甲骨文作品向日本社会的首次报告。数十点作品个性鲜明,我神奕奕,代表了当今日本书坛甲骨文书法的高度和水平,博得了大家好评。这次展览也引起了中国内及海外书法界的赞扬和好评。北美书法家协会主席翟文东得知此展后调整日程专门来场祝贺与交流。京师大学堂甲骨文书法研究院副院长齐陆赞之:”花东神韵,古意新风”;中国甲骨文书法学会执行会长魏峰评价之”把绘画的三角构图、S构图、对角构图等借鉴到甲骨文书法艺街中,突破了传统书法的章法,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触。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文化参赞陈诤及秘书贺怡兰也专程到场祝贺并与参展者一同欢谈,鼓励大家更上层楼。
- 新漫评:为什么我的作业得了“C2022-03-17
- 日本强震列车脱轨、核电站响火灾2022-03-17
- 法国取消大部分防疫限制措施展开2022-03-15
- 东西问丨朱诚如:“康乾盛世”时2022-03-15
- 东西问丨卢载宪:韩中建交步入“202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