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孙 辉)4月11日至14日由杭州师范大学主办、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浙江省甲骨文学会协办的“中国甲骨文书法高峰论坛”,在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开坛。
来自全国各省市甲骨文学会负责人与甲骨文书法家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征集了来自国内外优秀的甲骨文书法研究的学术著作、论文与书法作品。选出百余幅甲骨文书法作品举办了展览,与会专家在对作品进行了认真观摩与研究的同时,对甲骨文书法近百年的发展与当前创作现状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的深入探讨。
作为本会唯一的海外特邀专家、日本书坛甲骨文书法研究、表现第一人张大顺先生通过提交研究著作、论文,専家发言、专题讲座等形式,多方面地阐述了自己的反叛传统观念的甲骨文书法体系研究的新観点、新理论、引人注目,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和学院师生的一致肯定和好评。他的“甲骨文书法是一个完整的书法体系,具备有其自身特有的、区别于传统书法的笔法、字法、章法与墨法等书法艺术因素”的観点,也被写进会议通过的《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高峰论坛会议记要》中,成为此次高峰论坛的一个亮点。
这一理论和观点的提出是张大顺20余年来对甲骨文书法研究、总结和实践的结果。他认为:甲骨文自1899年被发现、1921年登上书法表现舞台还不足百年就己成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但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甲骨文书法的认识只是停留在传统书法的认识的层面上,动辄就以传统的认识、理论、方法和表现形式套用甲骨文、要求甲骨文,致使甲骨文书法无形中成为传统书法的附庸、陥入在一种无甲骨文自家法可寻的迷途之中,严重地影响了甲骨文书法的健康发展。为此,他从超越传统书法的高度切入、重新审视甲骨文的历史发展、特性形成、艺术因质,同时解读甲骨文断代影响,力求透过文字书写功能发见艺术天机、寻真探规、回归甲骨文永远的美。通过多年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总结出了甲骨文书法自身体系的、区别于传统书法三要素的“甲骨文书法四要素”。即直入直出的卧笔方法(笔法)、字形结构的“八非”法则(字法)、文字布局的“章法四十二式”(章法)、朱墨并用表现的(墨法)以及“甲骨三线活用法”、甲骨文正书、草意行书、合书三体的表现形式等等,这些不仅构成了张大顺独特的甲骨文书法理论体系,同时也为甲骨文书法作品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通过这次高峰论坛的进一歩地公表、相信必将对今后甲骨文书法发展帯来积极的影响。
- 新漫评:为什么我的作业得了“C2022-03-17
- 日本强震列车脱轨、核电站响火灾2022-03-17
- 法国取消大部分防疫限制措施展开2022-03-15
- 东西问丨朱诚如:“康乾盛世”时2022-03-15
- 东西问丨卢载宪:韩中建交步入“202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