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导报讯(记者沈永康)九月的秋风吹不尽福建作为海西经济战略规划的前沿而越发显得生机与盎然。9月17日至24日,应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和侨办之邀,包括《中文导报》在内的全球22家华文媒体的29名记者参加了“跨越发展.辉煌十年”海外华文媒体福建参访的活动。在为期一周的采访、考察过程中,海外华媒真实感受到了福建作为海西规划重镇的发展前景,以及福建当地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风,给随行人员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福建简称“闽”,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全省陆地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3.6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20万人。福建是中国著名侨乡,旅居世界各地的闽籍华人华侨1088万人。其中,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这三地的闽籍华人华侨最多。福建与台湾源远流长,关系最为密切,台湾同胞中80%祖籍福建。福建在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伊斯兰教等重要文化发源地和商贸集散地,福州、厦门曾被辟为全国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全省拥有较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两规划一方案构筑经济大动脉
18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袁荣祥在福州会见了海外华文媒体福建采访团。袁荣祥表示,长期以来,海外华文媒体十分关注福建发展,采写和编发了大量报道,宣传了福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八闽儿女敢拼会赢的进取精神,宣传了福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提升福建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袁荣祥还向采访团简要介绍了福建基本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当前福建上下正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两规划一方案”,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建设更加优美更加和谐更加幸福的福建而奋斗。希望各位记者利用这次采访活动,走进八闽大地、走进基层一线,更好地了解福建、认识福建,为促进福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经贸文化交流合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据悉,“两规划一方案”是福建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决策和省委部署,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条主线,以《海西规划》、《平潭规划》和《厦门总体方案》为立足点,努力打造以台湾为主体的海峡经贸纽带和东南沿海经济的桥头堡。
平潭——海西经济的明珠
对于平潭综合实验区的规划,早在2011年3月就被国务院纳入海西经济规划中,上升为国家战略。实验区自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对平潭的开放开发做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平潭成为海西规划的“试验田”,先后有30多个部委陆续到平潭调研,赋予了“试验田”优惠的发展政策。
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端透露,“中华民族要实现和平统一大业,深化内地与台湾的交流合作,前沿在福建,要冲就在平潭。”
平潭作为海西规划的“桥头堡”,得益于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18日,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马照南,宣传部部委委员、外宣办主任、新闻办主任卢承圣以及当地的有关领导一起会见了华文媒体采访团,共同探讨平潭发展的战略规划。
马照南指出,2011年11月,国务院就批复《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同意平潭实施全岛开放,在通关模式、财税支持、投资准入、金融保险、对台合作、台胞就业生活、土地配套等方面,赋予平潭比经济特区更加特殊、更加优惠的政策。作为全国首个面向台湾的两岸交流综合实验区,中央赋予了这个4倍于港岛面积的平潭“比特区更特”的战略地位和使命。
卢承圣也表示,虽然如今的平潭,像是一个庞大的工地,但“今年计划完成投资600亿,力争‘十二五’完成投资2500亿以上”的投资建设力度,仍可以让人很明显地预见平潭的远景。
平潭县工作人员也向媒体透露,目前平潭正在积极争取中央赋予特别立法权,在实验区探索创新机制体制。平潭,将被打造成对台交流合作前沿平台的“样板房”。
而根据规划,平潭将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海洋产业、旅游业和教育文创等产业,构造低碳、智慧、生态、高附加值的高端产业体系。目前,动工建设的各项产业基地已吸引了一批优质产业在平潭积聚。总投资73亿的协力科技产业园、16.4亿美元的平潭科技产业园、150亿的“海峡如意城”城市综合体等项目已动工建设,中华电信“智慧平潭”等项目均已落地。
宁德——对台贸易的桥头堡
说起宁德,人们自然会想起那个天然级的深水良港,三都澳。20日,华文媒体采访团在告别福州之后,匆匆赶赴宁德。
作为中国1.84万公里黄金海岸线的中点,三都澳被称为闽东沿海的“出入门户,五邑咽喉”,水域面积714平方千米,出水口只有唯一的东冲口,宽度仅2.6千米,是世界上少有的海湖,其特点就是避风良好、不冻不淤,是东南沿海的战略要塞,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
而宁德作为对台的前沿,这两年在拉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谓是手笔之大,令人咋舌。据宁德市政协副主席黄家盛介绍,以前宁德的基础设施建设是有严格要求的,中央规定这里的楼房层高不得超过四层,究其原因是因为对台太近,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偏防御为主。现在不同了,宁德作为海西规划的前沿,在资金的需求度方面可谓是如饥似渴,近两年,宁德在招商引资方面也加大了空前的力度,共签约170多个大型央企、民企、外企,总投资达到3700多亿。
目前,宁德正重点围绕环三都澳这一天然良港规划发展,形成“以港兴城”的区域发展主线,以建设临海重化工产业基地、电力能源基地、中小电机之都、船舶修造基地等,集中布局城市湾、产业湾、旅游湾等特色功能湾区。
对台位置的纵深是宁德发展商贸的有利优势,采访期间,正逢钓鱼岛事件不断升级,黄家盛笑著说,三都澳离钓鱼岛很近,日本离钓鱼岛远著呢,真有什么事,战斗机升空,只需十分钟便可抵达钓鱼岛海域。
南平——武夷岩茶的发源地
提起武夷岩茶,那可是冠绝天下,是中国乌龙茶中的极品,尤其是大红袍那更是响彻海外,21日,采访团一行进驻南平,考察和参观了当地的制茶工艺。
制茶产业是当地的特色产业,当地人几乎都以茶为生,形成了特有的“茶文化”,张艺谋还特地为这里的岩茶创作了大型山水实景剧《印象大红袍》,该剧是继《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后,“印象铁三角”创作的第五个作品,也是目前唯一在23个世界双文化遗产胜地创作的“印象”作品。
除了茶叶,在南平叫得响的,那要属“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了。
武夷山市是福建唯一以名山命名的旅游城市,天游峰是武夷山的第一险山,位于武夷山景区中部的五曲隐屏峰后,海拔约409米,壁立万仞,高耸群峰之上。据介绍,每当雨后乍晴,晨曦初露之时,登峰巅,望云海,犹如大海的波涛,变幻莫测,宛如置身于蓬莱仙境,遨游于天宫琼阁,故名“天游”。采访团一行雨中登顶,自有一番心胸开阔,陶然忘归的眷恋。
据南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建新介绍,南平属国务院批准的沿海开放城市,近年来,南平利用外资、外贸出口、旅游事业等加快发展,其中外商投资领域已从资源粗加工型、劳动密集型向新技术产业、农业综合开发,商贸旅游等产业发展。去年全市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增长13%,旅游资源的比重占了相当大的一块。
厦门——城市发展的诗行
说到福建最适宜人居的城市,首推厦门。
厦门作为中国最早的特区城市,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被世人耳熟能详,安逸舒适的环境,优美清新的自然风光,整齐划一的城市规划,以及鼓浪屿的建筑、风貌、阳光和沙滩无不向世人传递著一种和谐的音符。当前,厦门正按照全省科学发展观,全力打造“创新厦门、宜居厦门、平安厦门、文明厦门、幸福厦门”。22日深夜,当夜色拥抱著这个宁静的海滨之都的时候,采访团一行踏上了本次福建之行的最后一站——厦门。
23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叶重耕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采访团来厦采访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当前厦门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长期以来,海外华文媒体十分关注福建、厦门发展,宣传了厦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成为推动厦门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多年来,充分发挥了中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示范作用,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一个缩影。当前,厦门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海西发展规划,深入实施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加快岛内外一体化和厦漳泉同城化,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希望各海外华文媒体利用这次采访活动,走进基层,进一步增进对厦门的了解和认识,把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成就展现给世界。
- 新漫评:为什么我的作业得了“C2022-03-17
- 日本强震列车脱轨、核电站响火灾2022-03-17
- 法国取消大部分防疫限制措施展开2022-03-15
- 东西问丨朱诚如:“康乾盛世”时2022-03-15
- 东西问丨卢载宪:韩中建交步入“2022-03-15